证券代码 830978
申报开启|2025年先临三维协同育人项目申报指南
2025.02.11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的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旨在贯彻落实《“十四五”教育发展规划》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以深化产教融合并增强人才自主培养能力。自2019年起,先临三维在教育部的指导下积极参与该项目,受到众多高校的关注。现诚邀全国高校申请加入,共同深化产教融合机制,强化校企合作,推动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升级。
现将2025年1月批次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申报通知如下。
参与教师所在高校必须是教育部公布的“全国高等学校名单”中的本科层次高校。
参与教师须登录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网站,注册高校账号,每个账号对应一位项目申请人。申请项目批次“2025年1月批次”。
先临三维拟支持10项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项目、10项师资培训项目、10项实践条件和实践基地项目、5项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项目、2项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项目。
所有项目的建设周期均为三年,从立项日起计算。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项目名称:
建设目标:
申报条件:
(1)项目针对本科院校工科、材料、艺术、文博等相关院系;
(2)项目需由有丰富经验的相关专业老师进行申报;
(3)院校必须基于三维扫描及三维数字化技术实施“3D数字化+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
建设要求:
(1)课程大纲,将任选的一种三维数字化技术与专业课程相融合,包括具体的课程时间分配、章节、实训描述;
(2)教师授课教案:每章节均提供PPT课件。提供课程相关的参考书目、论文参考文献、网络资源等内容;
(3)教材或相关著作:与三维扫描结合专业的教材或论文、课题报告等其他著作;
(4)典型教学案例:围绕课程教学内容,结合时下的优秀案例开发方式,融合多种教学手段,开发至少5个典型三维扫描教学案例;
项目名称:
建设目标:
申报条件:
(1)学校应积极支持教学创新和人才培养,推进高校专业综合改革,优先考虑具有创新发展思路的合作院校;
(2)参与培训的人员应具有一定的3D数字化技术基础;
建设要求:
(1)在项目周期内,每个项目开展专业方向与三维扫描结合的师资培训不少于2次;
(2)由学校负责组织校内相关专业教师进行培训,每次不少于20人,并提供场地及必要设施;
(3)所有入选项目的主要负责老师参加项目总结和经验分享研讨会,目的是对项目进行总结,巩固建设成果,并为公开共享建设成果给所有学校做准备。
项目名称:
建设目标:
申报条件:
(1)申报人需组织所在院校符合实习实训条件的相关专业学生前往基地参加实习实训,每学期不低于200人次;
(2)需要委派有3D数字技术专业知识背景的专人负责与企业进行对接;
建设要求:
(1)学校需提供理论教学环节的课程教学资料;
(2)每个项目每学期为不少于200个学生提供名额,结合各类企业实际需求对参训学生进行培训授课、项目实战和技术指导;
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
项目名称:
建设目标:
申报条件:
(1)项目申报人为全国范围内相关专业负责人或专业代表性教师,并获得学校高度支持;
(2)优先考虑已开展或拟开展三维扫描、课程融入3D数字相关内容的高校;
建设要求:
(1)学校应积极以3D数字化技术与相关专业相融合,多学科跨学科深度交叉发展的方向对专业建设进行明确规划;
(2)学校应积极打通企业以及三维扫描技术应用的细分行业的领先型协会、研究所之间的交流渠道,共同开展行业调研,从而共同制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项目名称:
建设目标:
申报条件:
(1)项目申报人为全国范围内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负责人,相关专业负责人;
(2)优先考虑已开展或拟开展三维扫描方向创新创业学习和实践的高校;
建设要求:
(1)开展学院及专业共建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打造校企合作品牌;
(2)在专业技术能力培养的同时,开展创新创业指导课程,课程内容包括多元价值观、积极心态、团队管理、创新经营等知识,强化学生综合素质,并使技术能产业化及市场化;
(3)基于三维扫描或三维数字化技术的应用,撰写不少于5个学生创业方案。
申报者应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平台(https://cxhz.hep.com.cn/)注册教师用户,填写申报相关信息,并下载《先临三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申报书》进行填写。
项目申报人须在平台项目申报截止时间前将加盖高校校级主管部门公章的申请书形成PDF格式电子文档(无需提供纸质文档)上传至平台。
先临三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将于项目申报结束后组织专家进行项目评审,并及时公布入选项目名单。
先临三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将与项目申报负责人所在高校签署立项项目协议书。立项项目周期为一年,所有工作应在立项项目协议书约定的项目周期内完成。项目到期后,项目负责人提交结题报告及项目成果,先临三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将对项目进行验收。
电话:18551191692(微信同号)
邮箱:yangjie@shining3d.com